“去家庭化”还是“家庭化”:家庭论争背后的“政治正确”

被引:65
作者
吴小英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家庭化; 去家庭化; 政治正确; 亲密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1 [恋爱、家庭、婚姻];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本文从家庭与现代化的关系视角考察了中西方家庭理念的变迁及其争论的不同轨迹,指出现代化以来西方家庭理念呈现出从"家庭化"到"去家庭化"的转向趋势,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家庭变革则呈现出从"去家庭化"到"家庭化"的转向趋势,显示了二者之间家庭论争背后不同的"政治正确":以情感与亲密关系为核心的家庭理念,以及以和谐稳定、互助合作为核心的家庭理念。本文认为,"家庭化"是中国社会转型中个体应对风险的一种方式,恰恰表明中国语境下的家庭对于个人来说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工具性价值。面对全球化背景下问题丛生的家庭困境,中国的家庭与社会需要走出"政治正确"的传统家庭价值观,适应个体化需求的增长。因而问题的重点不在于"去家庭化"还是"家庭化"的选择或争论,而在于国家与个体急需营造出这样的制度及文化环境,让家庭逐步回归其背后那不受挑战的"政治正确":即情感与亲密关系的私人场所,而渐渐淡出工具化的社会风险兜底者的沉重角色。
引用
收藏
页码:172 / 17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伦理沦丧抑或是伦理转向 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农村家庭资源的代际分配研究 [J].
狄金华 ;
郑丹丹 .
社会, 2016, 36 (01) :186-212
[2]   代际社会经济地位与同住安排——中国老年人居住方式分析 [J].
陈皆明 ;
陈奇 .
社会学研究, 2016, 31 (01) :73-97+243
[3]   社会生活正常化:历史转折中的“家庭化” [J].
陈映芳 .
社会学研究, 2015, 30 (05) :164-188+245
[4]   新文化运动的主调及所谓被“压倒”问题——新文化运动百年反思(上) [J].
秦晖 .
探索与争鸣, 2015, (09) :72-82
[6]   “再家庭化”:中国城市家庭购房中的代际合作与冲突 [J].
钟晓慧 .
公共行政评论, 2015, 8 (01) :117-140+201
[7]   土地集体化与农村传统大家庭的结构转型 [J].
王天夫 ;
王飞 ;
唐有财 ;
王阳阳 ;
裴晓梅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2) :41-60+203
[8]   家庭主义、去家庭化和再家庭化:福利国家家庭政策的发展脉络与政策意涵 [J].
韩央迪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6) :21-28
[9]  
社会福利思想和福利制度辨析.[J].潘屹;.社会福利(理论版).2014, 07
[10]   家庭财富累积、代际关系与传统养老模式的变化 [J].
王飞 ;
王天夫 .
老龄科学研究, 2014, 2 (01)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