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小麦与大麦杂交的受精过程及胚胎发育的观察
被引:2
作者:
丘荣熙
机构:
[1] 华中农学院基础部植物学教研室
来源:
关键词:
小麦;
麦类作物;
大麦;
花粉管;
受精过程;
胚胎发育;
D O I:
10.13300/j.cnki.hnlkxb.1982.02.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大麦花粉在小麦柱头上萌发良好并能长入胚囊。但受精过程缓慢且往往发生不正常的现象。(2)正常的双受精过程缓慢而且频率低。授粉后12小时的材料观察到合子和第一次分裂的初生胚乳核。授粉后一天,观察到具有10—16胞原胚及多数游离核(206×原早1号),在206×早熟3号授粉后2天的材料中,观察到2——胞原胚。授粉后6天观察到有梨形胚和胚乳细胞30个左右。授粉后10天的梨形胚,细胞数目达80个左右。但胚乳细胞内原生质贫乏,中央部分的胚乳细胞似在解体。(3)授粉后15天和20天的胚囊完全退化。(4)作者认为,胚乳的退化,因而使胚得不到营养物质,终至死亡,可能是杂交后不能形成种子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5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