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内过程的中药毒性成分和毒性效应物质的发现策略

被引:29
作者
杨秀伟
机构
[1] 北京大学药学院
关键词
中药体内过程; 毒性成分; 毒性效应物质; 发现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 [中药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其来源以植物药为主,其次是动物药、矿物药,还有小部分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由于中药生物来源、生态环境、化学物质结构、炮制方法、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活性和临床应用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蕴涵着许多科学问题。解析这个复杂系统的基础科学问题之一是毒性成分和毒性效应物质的阐明。伴随中药代谢的研究进展和新兴学科代谢组学的出现,形成了“基于体内过程的中药毒性成分和毒性效应物质的发现策略”,其将为中药复杂体系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长期小剂量应用关木通对部分肾切除大鼠肾脏的影响 [J].
叶志斌 ;
许静 ;
梅小斌 ;
陆国才 ;
王忠壮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 (06) :447-449
[2]   药典法定剂量关木通对大鼠肾功能及间质结构影响的研究 [J].
崔太根 ;
王海燕 ;
尚明英 ;
蔡少青 ;
邹万忠 .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0, (02) :106-109
[3]  
中药成分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毒性与药效[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杨秀伟, 2006
[4]   RENAL TOXICITY OF ARISTOLOCHIC ACID IN RATS AS AN EXAMPLE OF NEPHROTOXICITY TESTING IN ROUTINE TOXICOLOGY [J].
MENGS, U ;
STOTZEM, CD .
ARCHIVES OF TOXICOLOGY, 1993, 67 (05) :307-311
[5]  
Human cytosolic enzymes involved in the metabolic activation of carcinogenic aristolochic acid:evidence for reductive activation by human 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 .2 Stiborova M,Frei E,Sopko B,Sopkova K,Markova V,Lankova M,Kumstyrova T,Wiessler M,Schmeiser HH. Carcinogenesis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