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辐射沙洲西太阳沙海域钻孔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10
作者
殷勇 [1 ]
邹欣庆 [1 ]
朱大奎 [1 ]
黄家祥 [1 ]
陈平平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南海研究院
关键词
沉积相; 沙脊-潮流通道沉积体系; 滨岸潮滩沉积体系; 沙脊-浅潮下相; 沙脊-深潮下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南黄海辐射沙洲枢纽区的西太阳沙海域钻孔岩芯很好地揭示了研究区全新世中晚期潮成沙脊沉积序列和晚更新世末期滨岸潮滩沉积序列。潮成沙脊在垂向上由两个基本的沉积相构成:出现在-5m水深以上的沙脊-浅潮下相以发育小型沙波交错层理、水平层理、块状层理和缺乏生物扰动为特点;发育在水深-5m以下的沙脊-深潮下相以出现脉状层理、波状层理和沙波交错层理组合为特点,具有丰富的生物扰动,并保存有风暴沉积。14C测年数据表明潮成沙脊是中全新世以后形成的,在辐射沙脊群形成之前,研究区经历了晚更新世的滨岸潮滩环境以及早全新世的海侵环境。烂沙洋靠西太阳沙一侧潮流通道目前已切入晚更新世滨岸潮滩相地层,潮道底部约8m厚的淤积层夹有强烈变形的滑塌堆积,可能与台风、风暴潮引起的骤然淤积有关,目前已被1992~2003年的海图资料证实。
引用
收藏
页码:724 / 73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烂沙洋稳定性研究 [J].
邹欣庆 ;
殷勇 ;
马劲松 .
第四纪研究, 2006, (03) :334-339
[2]   冰消期海侵进程中南黄海潮流沙脊的演化模式 [J].
杨子赓 ;
王圣洁 ;
张光威 ;
李绍全 ;
刘健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1, (03) :1-10
[3]   江苏北部岸外辐射沙洲有孔虫分布及其沉积环境分析 [J].
尤坤元 ;
王颖 ;
王雪瑜 ;
施丙文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6) :650-654
[4]   中国陆架潮流沉积研究新进展 [J].
刘振夏 .
地球科学进展, 1996, (04) :89-91
[5]   江苏岸外海底沙脊群的物质来源 [J].
傅命佐 ;
朱大奎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6, (03) :536-544
[6]  
中国近海潮流沉积沙体.[M].刘振夏;夏东兴著;.海洋出版社.2004,
[7]  
黄海陆架辐射沙脊群.[M].王颖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8]  
Characteristic and paleoenvironmental evolution of subaerial tidal sand body in Subei coastal plain.[J].Congxian Li;Jiaqiang Zhang;Shouye Yang;Daidu Fan.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19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