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权概念界定的缺陷问题探讨

被引:3
作者
杨莉咏 [1 ]
张静 [2 ]
机构
[1] 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
[2] 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关键词
隐私权; 概念; 缺陷;
D O I
10.14100/j.cnki.65-1039/g4.2008.02.014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隐私权的概念自产生以来,争议颇多,国内外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导致目前学术界对隐私权的界定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或范围宽窄失度,或主体认定欠缺科学性,或功能结构上不完整,或忽略公共利益对隐私权保护的必要限制。科学界定隐私权的概念,应坚持主客观相结合,遵循不违反法律、不违背公序良俗和"以人为本"的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0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民商法论丛.[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自由的法.[M].(美)罗纳德·德沃金(RonaldDworkin)著;刘丽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  
民法.[M].魏振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现代西方新闻法制概述.[M].刘迪著;.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
[5]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张新宝著;.群众出版社.1997,
[6]  
人格权与新闻侵权.[M].王利明;杨立新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
[7]   隐私权初探 [J].
郑文海 .
淮阴师专学报, 1995, (03) :60-62
[8]   隐私权是我国公民享有的人身权利 [J].
朱伶 .
法学, 1990, (02)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