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工程水稻未传粉子房的培养

被引:3
作者
张福泉
郑思乡
刘逊
齐绍武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长沙
关键词
遗传工程水稻; 子房培养; 转化; 单倍体;
D O I
10.13331/j.cnki.jhau.1999.04.003
中图分类号
S511.103.5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探讨遗传工程水稻再转化的可能性,对其离体子房进行了培养,从子房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分化成苗.观察结果表明,培养基合 5 比 N6 更适宜于遗传工程水稻子房的培养,在合5 和 N6 条件下,遗传工程水稻各品系间的诱导率和分化率存在差异,且均优于受体湘早籼8 号,培养基合5 条件下各品系诱导率和分化率大小依次为 G E R 4, G E R 3, G E R 1,湘早籼8 号;低温(4~5℃)预处理 48 h 或喷6 B A 72 h 后均能促进雌核愈伤化,低温预处理的效果优于6 B A 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75 / 27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农作物组织培养.[M].颜昌敬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   玉米DNA导入水稻获得种质变异 [J].
万文举 ;
张福泉 ;
董延瑜 .
湖南农业科学, 1992, (03) :6-7
[3]   多胚水稻未受精子房和花药培养 [J].
蔡得田 ;
祝虹 ;
姚家琳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1, (03) :228-232
[4]   九个粳稻品种未传粉子房的培养 [J].
张福泉 ;
万文举 ;
董延瑜 ;
洪亚辉 ;
任春梅 .
湖南农学院学报, 1991, (04) :670-675
[5]   从“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的未受精子房和花药培养出单倍体植株 [J].
蔡得田 ;
陈冬玲 ;
祝虹 ;
金聿 .
实验生物学报, 1988, (04) :3-9
[6]   未传粉子房显微注射向水稻转移外源基因的研究 [J].
罗忠训 ;
万树青 ;
夏桂先 ;
徐琳虹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7, (11) :863-865
[7]   植物遗传工程的理想受体——胚囊 [J].
蔡得田 ;
陈冬玲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86, (04) :427-433
[8]   花药培养在水稻品种改良上的应用 [J].
沈锦骅 ;
李梅芳 ;
陈银全 ;
章振华 .
中国农业科学, 1982, (02) :15-19
[9]   从水稻未授粉的幼嫩子房培养出单倍体小植株 [J].
周嫦 ;
杨弘远 .
遗传学报, 1980, (03) :287-28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