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驱动城镇化发展的机制与维度

被引:8
作者
邵川 [1 ,2 ]
刘传哲 [3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2] 徐州工程学院
[3] 中国矿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
集聚效应; 循环累积因果效应; 金融发展; 城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1201 ; 020204 ;
摘要
城镇化不仅仅是一个人口在空间集聚导致城镇规模扩张的过程,还是一系列紧密联系的变化过程的综合反映,既有城镇人口与城镇数量的增长,也有经济、政治、环境、社会的发展演变。集聚效应是导致城镇发生与演变的机制,金融的外部性是集聚发生的重要动力。金融驱动城镇化发展的机制是通过金融的外部性与循环累积因果效应两个方面发生的,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等中间产品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将增加区位效应,促进产业集聚与要素集聚,进而推动城镇规模扩张;城镇规模扩张引致的要素集聚及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产生了"需求引领"作用,同时也给金融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金融发展不断深化,二者之间形成循环累积因果链条。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有三个机理层面:一是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层面,为城镇化进程中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劳动分工提供金融支持;二是金融支持城镇建设层面,为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金融支持;三是金融支持人口城镇化层面,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理财渠道与增加财产性收入等提供金融支持。鉴于城镇化发展具有"路径依赖"特性,要把促进农业产业化、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农村经济增长作为金融支持城镇化的经济因子路径,把促进农村医疗条件、农村通讯水平与农村恩格尔系数的提升与优化作为金融支持城镇化的社会因子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金融结构对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分析 [J].
何安妮 ;
唐文琳 .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5) :65-70
[2]   促进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改革和完善 [J].
黄国平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3, (04) :56-66
[3]   城市集聚、金融外部性与地区工资差距的关系研究——以我国长三角城市圈为例 [J].
潘辉 ;
尹翔硕 .
国际贸易问题, 2013, (05) :158-168
[4]   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问题的思考 [J].
范立夫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07) :63-66+72
[5]   金融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基于劳动分工理论的分析 [J].
李敬 ;
冉光和 ;
温涛 .
金融研究, 2007, (06) :80-99
[6]   中国的金融中介发展与城镇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J].
郑长德 .
广东社会科学, 2007, (03) :12-18
[7]   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与对策 [J].
仇方道 ;
朱传耿 ;
刘振 .
人文地理, 2006, (06) :119-123
[8]   金融创新是解决城市化发展资金瓶颈的关键 [J].
范川 .
商业研究, 2003, (21) :149-150
[9]  
现代区域经济学.[M].魏后凯; 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10]  
空间经济学.[M].(日) 藤田昌久; (美) 克鲁格曼;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