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空间分布与扩散特征

被引:37
作者
程惠霞
杨璐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空间分布; 空间扩散; 金融密度; 村镇银行; 数字金融; 金融供给;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20.02.018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静态空间分布基础上,以"金融密度"为衡量指标,考察2007—2018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空间分布与扩散特征,结果表明: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空间分布呈整体分散但相对集中状态,从形式上覆盖了31个省份,但实际覆盖空间非常狭小。②基于ArcGIS的村镇银行经济金融密度、人口金融密度和地理金融密度分析发现两个突出的空间扩散特征,一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虽然大部分在中西部地区,但空间分布存在省级差异和地区不均衡;二是它们基本遵循从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地区向经济发展欠佳地区、人口密度较大到人口密度低地区等空间扩散路径,但在面积相等条件下,人口密度、基础设施、信用体系、运营成本与金融风险等因素导致这一扩散路径逆转。③最后结合金融科技趋势,提出政策层面适度调整农村金融发展思路,将重心调整至"数字金融"探索改善金融可达性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7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2]  
数字金融:西部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新动力[J]. 谢丽霜,董玉峰.北京金融评论. 2018(02)
[3]   金融科技助推普惠金融 [J].
尹优平 .
中国金融, 2017, (22) :90-91
[4]   金融排斥、金融密度与普惠金融——理论逻辑、评价指标与实践检验 [J].
李建军 ;
韩珣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04) :19-35
[5]   数字金融的普惠逻辑 [J].
迪恩卡尔兰 ;
杰克肯德尔 ;
丽贝卡曼恩 ;
罗西尼潘德 ;
塔福尼特苏利 ;
乔纳森辛曼 ;
尹芊芳 .
金融市场研究, 2016, (10) :24-33
[6]   中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区域差异:供给不足还是需求不足?——银行、保险和互联网金融的比较分析 [J].
粟芳 ;
方蕾 .
管理世界, 2016, (09) :70-83
[8]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以473户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借款农户的数据为例 [J].
王芹 ;
罗剑朝 .
农村经济, 2014, (08) :62-67
[9]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布局及农户信贷可获性研究——以江苏省村镇银行为例 [J].
张兵 ;
李丹 .
江苏社会科学, 2014, (02) :256-262
[10]   中国农村金融地理排斥的空间差异——基于“金融密度”衡量指标体系的研究 [J].
陈莎 ;
周立 .
银行家, 2012, (07) :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