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156m蓄水后消落带新生湿地植物群落

被引:22
作者
王强 [1 ,2 ]
袁兴中 [1 ,2 ]
刘红 [1 ]
王建修 [3 ]
机构
[1] 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2] 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重庆市开县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消落带; 新生湿地; 植物群落;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09.0355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三峡水库156m蓄水后,已形成大面积消落带湿地。2008年7—9月对地处三峡水库腹地的开县澎溪河左岸一级支流白夹溪消落带新生湿地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共有高等湿地植物33种,优势种有双穗雀稗、宽叶香蒲、萤蔺、藨草、长鬃蓼。新生湿地植物群落划分为8个群丛。沿河流侧向空间梯度,湿地植物群落的带状分布明显,分为河漫滩1年生草本植物带、苍耳带、双穗雀稗带3个植物带。从河岸到海拔156m处,植物地上生物量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消落带区域在水位下降后,土壤含水率的增加为湿地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生境。双穗雀稗成为156m蓄水后白夹溪河岸二级阶地地势低洼处的优势植物;苍耳在河岸一级阶地和二级阶地之间的坡地上广泛分布。三峡水库蓄水后消落带土壤含水率的变化、微地貌格局对消落带新生湿地群落空间格局具有明显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183 / 21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杭州湾滩涂湿地植被群落演替与物种多样性动态 [J].
吴统贵 ;
吴明 ;
萧江华 .
生态学杂志, 2008, (08) :1284-1289
[2]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资源特征分析 [J].
张虹 .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01) :46-49
[3]   山西岚县皇姑梁小流域人工植物群落生态 [J].
王尚义 ;
李素清 ;
曹志敏 ;
赵海晓 .
生态学报, 2007, (12) :5098-5109
[4]   艾里克湖湿地植物群落特征指数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J].
张江英 ;
周华荣 ;
高梅 .
生态学杂志, 2007, (07) :983-988
[5]   南京近郊自然湿地维管植物群落特征 [J].
张光富 ;
陈会艳 ;
陈瑞冰 ;
高邦权 .
生态学杂志, 2007, (02) :145-150
[6]   滩涂稻田恶性杂草双穗雀稗化除技术初探 [J].
顾本奇 ;
薛良朋 ;
刘春祥 ;
顾卫中 ;
韦运和 ;
梁文斌 .
上海农业科技, 2006, (04) :124-125
[7]   茂县土地岭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动态特征 [J].
王永健 ;
陶建平 ;
张炜银 ;
臧润国 ;
王微 ;
李宗峰 ;
李媛 .
生态学报, 2006, (04) :1028-1036
[8]   三江平原湿地典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J].
娄彦景 ;
赵魁义 ;
胡金明 .
生态学杂志, 2006, (04) :364-368
[9]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J].
周彬 ;
董杰 ;
葛兆帅 ;
唐继刚 ;
杨达源 .
生态学杂志, 2005, (12) :1503-1506
[10]   三峡水库消落区极限条件下狗牙根适生性试验 [J].
刘云峰 ;
刘正学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