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果园带状生草对果园面源污染的控制效果
被引:22
作者:
李发林
[1
]
郑域茹
[1
]
郑涛
[1
]
林晓兰
[1
]
黄炎和
[2
]
武英
[1
]
谢南松
[1
]
林智明
[1
]
蔡志发
[3
]
林永贤
[3
]
机构:
[1] 不详
[2] 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3] 不详
[4]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5] 漳州市水土保持办公室
[6]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带状生草;
果园面源污染控制;
径流;
氮和磷;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3.03.026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利用径流小区法观测琯溪蜜柚园套种不同宽度草带果园土壤流失量、径流量,并研究其对氮、磷面源污染的控制效果及不同施肥水平下适宜草带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中,全园生草控制果园面源污染效果最好,径流、土壤、总氮、总磷年流失量分别为422.7m3/hm2,26.0t/km2,0.793kg/hm2,78.8g/hm2;2.0m草和1.5m草带处理效果居中;1.0m草带处理最差,分别为927.0m3/hm2,57.4t/km2,2.050kg/hm2,279.3g/hm2。(2)各处理都可极显著或显著降低径流量、土壤流失量、径流总磷、可溶性磷浓度和流失量,且控制磷流失效果相同,而1.0m草带处理时径流可溶性磷浓度和流失量与其他3个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3)人工生草(全园、带状生草)处理都可极显著降低径流总氮、铵态氮、可溶性氮浓度和流失量。(4)1.5m和1.0m草带处理径流硝态氮浓度显著高于全园生草和自然生草处理,而全园生草、2.0m和1.5m草带处理都可极显著降低径流硝态氮流失量。(5)不同施肥水平下,全园生草高肥、草带高肥、中肥、低肥处理径流总氮流失量分别为对照的16.46%,49.09%,41.60%,41.11%;磷总流失量分别为对照38.58%,41.73%,33.86%,35.43%;土壤流失量分别为对照18.29%,47.78%,53.97%,67.78%;径流量分别为对照25.14%,47.98%,48.53%,58.93%;草带高肥处理径流总氮、硝态氮浓度明显或显著高于低肥处理,超过了果园种植1.5m草带时百喜草的控制氮流失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9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