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动力和价值取向

被引:9
作者
韩卢敏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发展动力; 价值取向; 可持续发展; 旅游伦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经济的发展、政策的促进和市场需求等的拉动,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和外在的动力。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乡村旅游发展动力所发挥的强度也不相同,其价值取向表现出渐变性和多元性。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和价值取向之间有强烈的内在联系,我国乡村旅游在不同的时期,其利益主体价值目标和发展动力强度的不同,乡村旅游的发展经历从弱功利性、强经济性、可持续发展到旅游伦理的价值取向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2+72 +7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 [J].
胡文海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7) :82-86
[3]   旅游伦理论纲 [J].
刘海鸥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02) :19-22
[4]   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 [J].
王娜 ;
鲁峰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06) :706-708
[5]   中国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发展和建设刍议 [J].
刁宗广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11) :63-67
[6]   中国乡村旅游驱动力因子及其系统优化研究 [J].
杨军 .
旅游科学, 2006, (04) :7-11
[7]   乡村旅游发展的围城效应与对策 [J].
邹统钎 .
旅游学刊, 2006, (03) :8-9
[8]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 [J].
何景明 .
旅游学刊, 2004, (01) :92-96
[10]   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供需特征及开发 [J].
潘秋玲 .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9, (02) :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