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模式变迁——从抗御力到安全共同体

被引:6
作者
韦红
颜欣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周边安全与合作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东盟; 地区安全; 治理模式; 安全共同体;
D O I
10.16502/j.cnki.11-3404/d.2017.05.020
中图分类号
D814.1 [区域性组织和会议];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盟在地区安全治理实践中形成的安全治理模式是一个变动的过程。自成立以来,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模式大致经历了抗御力治理模式、综合安全治理模式、消极安全治理模式以及安全共同体治理模式的发展阶段。东盟在地区实践中的制度是东盟安全治理模式形成的原因,制度化程度越高,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模式的效用就越强。这为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模式的变迁提供了一种逻辑分析理路。中国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包括加强对东盟安全的研究和评估、继续支持东盟在地区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及加强与东盟的安全合作机制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亚太地区安全结构转型与东盟的角色 [J].
任远喆 .
国际安全研究, 2016, 34 (02) :33-49+148
[2]   东盟“大国平衡外交”在南海问题上的运用 [J].
王森 ;
杨光海 .
当代亚太, 2014, (01) :35-57+155
[3]   东盟安全机制及其特点探究 [J].
李文良 .
国际安全研究, 2013, 31 (02) :136-153+159
[4]   东盟在亚太多边安全合作进程中的角色分析 [J].
喻常森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7, (04) :59-66
[5]   建构中的东盟安全共同体:一种建构主义的视角 [J].
张志刚 .
国际论坛, 2005, (03) :33-37+80
[6]   文化认同与东盟合作 [J].
王子昌 .
东南亚研究, 2004, (05) :27-31
[7]  
东南亚国家联盟结构、运作与对外关系[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曹云华, 2010
[8]  
Resilience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remises, Debates, Agenda[J] . Philippe Bourbeau.Int Stud Rev . 2015 (3)
[9]  
Comprehensive security and resilience in Southeast Asia: ASEAN's approach to terrorism[J] . Ralf Emmers.The Pacific Review . 2009 (2)
[10]   ASEAN and transboundary haze pollution in Southeast Asia [J].
Jones D.S. .
Asia Europe Journal, 2006, 4 (3) :43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