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发育的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13
作者
何毅勋
杨惠中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
关键词
童虫; 皮肤; 解剖部位; 日本血吸虫; 卵黄细胞; 阳性反应; 外骨骼; 体壁; 硷性磷酸酶; 日本血吸虫尾蚴; 雌虫; 化学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报告了日本血吸虫在小鼠体内发育过程中虫体内组织化学的定位及其所发生的改变。组织化学的研完结果表明日本血吸虫在小鼠体内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童虫体内物质呈现动态的改变,主要表现为: 1.在皮肤中的早期童虫仅在体后端实质组织内含有丰富的硷性磷酸酶活力,随着虫体的移行和生长,实质组织的阳性反应减弱或消失,而在体壁出现了极强的酶活力 2.刚侵入皮肤的童虫体内贮有大量糖原,随着虫体的移行和发育,糖原显著减少,至将成熟时又再贮存糖原,且于成熟后一直保持着丰富的含量。 3.未在发育阶段的童虫体内查见脂类物质,仅在性将成熟及充分成熟的雄虫实质组织和雌虫卵黄细胞中才沉积相当量的脂类。 4.在发育过程中,两性生殖腺无明显的多糖物质,但一直含有丰富的核酸和蛋白质,至雌虫将成熟时又在卵黄细胞中出现了制造卵壳的前身物,蛋白质、酚及酚酶。 最后,对血吸虫的发育生理学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453 / 463+573 +57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日本血吸虫发育的生理学研究 [J].
何毅勋 ;
杨惠中 .
动物学报, 1980, (01) :32-41
[2]   日本血吸虫柠檬酸代谢研究与抗血吸虫病药物的寻找 [J].
黄左钺 ;
常惠玲 ;
潘星清 ;
陈国忠 .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1980, (01) :57-62
[3]   日本血吸虫酚及酚酶的组织化学定位 [J].
何毅勋 ;
杨惠中 .
动物学报, 1973, (01) :1-10
[4]   日本血吸虫的组织化学研究 Ⅲ.在离体培养中虫体组织化学的动态 [J].
何毅勋 ;
杨惠中 .
动物学报, 1964, (02) :165-174
[5]   日本血吸虫的组织化学研究 Ⅱ.脂类、脂酶和非特异性酯酶的组织化学证明 [J].
何毅勋 .
动物学报, 1963, (03) :363-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