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犯罪热点研究:以深圳L村为例

被引:13
作者
刘战国 [1 ]
郜昂 [2 ]
机构
[1] 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
[2] 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修院
关键词
城中村; 犯罪; 犯罪热点; 偷盗; 日常活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7.3 [犯罪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5 ;
摘要
城中村一直被笼统地描述为犯罪高发区。利用深圳L村2007、2008年的犯罪记录,发现城中村的犯罪并不是平均分布的,城中村中居住区的犯罪密度最高,其次为商业区和村落周边区域,工业区的犯罪密度最低。城中村的犯罪热点主要集中在居住区、商业区等人员密集的区域、村落周边等偏僻地点。犯罪热点形成的原因在于,偏僻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理环境、高度拥挤的居住环境导致区域的监控能力弱,犯罪容易实施。从犯罪预防的角度,对不同区域的热点,应提供不同的解决途径,居住区的犯罪防御应主要解决防盗问题,商业区主要解决欺诈和打架问题,周边地区应主要解决抢劫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透视“城市灰色区” [J].
史永亮 .
现代城市研究, 2001, (03) :11-14
[2]  
深圳人口素质与城市综合竞争力关联模式探究[A]. 米红,韩娟.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 2005
[3]  
What Can Police Do to Reduce Crime, Disorder, and Fear?[J] .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 . 2004
[4]  
Offenders’ choice of target: Findings from victim surveys[J] . Mike Hough.Journal of Quantitative Criminology . 198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