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的市场主体权益及其保障

被引:10
作者
杜旭宇
机构
[1]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管理系河北廊坊
关键词
中国农民; 市场主体; 权益保障; 现状及其原因; 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5 [农业商品生产、农业劳动生产率];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中国农民目前的市场主体地位可用不完全、不平等、受限制和被夸大来概括,这种地位很不利于其权益保障。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认识存在误区,市场主体错位,相关制度约束,保障成本太高,维权力量缺乏,产业链条太短等。要保障农民的市场主体权益,就需据此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信息不对称与农民在市场博弈中的弱势地位 [J].
张峰 .
理论学刊, 2004, (05) :62-63
[2]   农民权益的缺失及其保护 [J].
杜旭宇 .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10) :10-13+66
[3]   利益集团视角的中国“三农”问题 [J].
闫威 ;
夏振坤 .
中国农村观察, 2003, (05) :46-56
[4]   今后两年“三农”政策的选择 [J].
马晓河 .
宏观经济研究, 2002, (11) :14-18
[5]   不对称的中国农民问题研究 [J].
乌东峰 .
求索, 2002, (03) :9-15
[6]  
与农民公平交易[J]. 党国英.山东农业. 2001(07)
[7]   论中国农民的市场地位 [J].
曹荣庆 .
当代经济研究, 2000, (08) :61-66
[8]   论农民作为市场主体的相对性 [J].
孔繁来 .
财经问题研究, 2000, (02) :3-6
[9]   我国棉花国际贸易“贱卖贵买”现象研究 [J].
卢锋 .
经济研究, 2000, (02) :3-9+16
[10]   外在性、反对成本和农民负担问题 [J].
孙立刚 .
农业经济问题, 1999, (09)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