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芦苇、茭白和香蒲植物带处理受污染河水中试研究

被引:73
作者
李睿华
管运涛
何苗
胡洪营
蒋展鹏
机构
[1]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关键词
河流生态修复; 河岸植物带; 受污染河水;
D O I
10.13227/j.hjkx.2006.03.018
中图分类号
X522 [河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中试规模的河岸植物带(芦苇、茭白、香蒲)及无植物空白带对受污染河水进行处理,并对它们处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植物均能强化污染物的去除.其中芦苇带效果最好,它在整个运行期间对COD、NH4+-N和TP的去除效果分别为43.7%、79.5%和75.2%.对出水溶解氧与水温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植物带水体的溶解氧变化比无植物带小,水温比无植物带低.其中,芦苇带水的溶解氧最高,香蒲带水温和溶解氧最低.芦苇、茭白、香蒲带对河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和改善水环境条件等方面表现了不同的特点,在河岸带修复时应尽可能保证水生植物的多样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493 / 34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表面流人工湿地中氮磷的去除机理
    张军
    周琪
    何蓉
    [J]. 生态环境, 2004, (01) : 98 - 101
  • [2] 人工湿地在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刘礼祥
    刘真
    章北平
    刘年丰
    [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4, (01) : 40 - 43
  • [3] 受损河岸生态系统近自然修复实验的初步研究
    封福记
    杨海军
    于智勇
    [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 101 - 106
  • [4] 河流廊道与生态修复
    王薇
    李传奇
    [J]. 水利水电技术, 2003, (09) : 56 - 58
  • [5] 河道沿岸芦苇带对氨氮的削减特性研究
    王超
    王沛芳
    唐劲松
    杨敏
    [J]. 水科学进展, 2003, (03) : 311 - 317
  • [6] 污染河道的生态修复机理研究
    郑天柱
    周建仁
    王超
    [J]. 环境科学, 2002, (S1) : 115 - 117
  • [7] 受污染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董哲仁
    刘蒨
    曾向辉
    [J]. 水利水电技术, 2002, (02) : 1 - 4
  • [8] Nutrient removal frompolluted river water by using constructed wetlands .2 Jiang S R,Lin Y F,Lee D Y,et al. Bioresource Technology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