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颗粒物和正构烷烃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30
作者
牛红云
赵欣
戴朝霞
王格慧
王连生
机构
[1]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PM2.5; PM10; 正构烷烃; 分布特征; 污染来源; CPI; %waxCn;
D O I
10.15985/j.cnki.1001-3865.2005.05.014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于2002年夏季(7月)和冬季(12月)采集南京市5个功能区的大气气溶胶(PM2.5和PM10)样品,对两个季节不同功能区颗粒物及其颗粒物中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和污染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大气颗粒物含量冬季高于夏季,细颗粒高于粗颗粒。正构烷烃的变化规律同颗粒物一致,且主要分布在细颗粒物上。根据各个功能区正构烷烃(C15-C32)的CPI(CPI1、CPI2和CPI3)结果,可知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正构烷烃由生物源和人为源共同排放产生。%waxCn的结果表明生物源对气溶胶中正构烷烃的贡献率为20%43%,对南京市大气颗粒物的贡献率为1.66%4.76%。
引用
收藏
页码:363 / 366+318 +3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南京市大气中PM10、PM2.5日污染特征 [J].
王荟 ;
王格慧 ;
黄鹂鸣 ;
高士祥 ;
王连生 .
重庆环境科学, 2003, (05) :54-56+62
[2]   南京市空气中颗粒物PM10、PM2.5污染水平 [J].
黄鹂鸣 ;
王格慧 ;
王荟 ;
高士祥 ;
王连生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4) :47-50
[3]  
大气环境化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唐孝炎 主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