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侧代偿在老年重症偏瘫患者康复进程中的作用

被引:1
作者
关晨霞
郭钢花
乐琳
机构
[1]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关键词
脑卒中; 健侧代偿; 偏瘫; FMA评分; Barthel指数; 住院天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健侧代偿训练对老年重症偏瘫患者肢体功能、ADL能力的影响及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的意义。方法:将入选的40例老年重症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应用Bobath技术等神经生理学疗法和运动再学习疗法,在以上训练基础上治疗组强化健侧下肢负重,利用健侧上肢代偿进行ADL能力训练,对照组则针对患侧肢体训练,诱发主动运动及分离运动,不允许健侧代偿。以上两组患者每次训练45min,每周训练11次。结果:在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各阶段,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其FM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1个月及2个月时,治疗组Barthel指数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值分别为<0.01,<0.05),到治疗后3个月时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偏瘫患者采用健侧代偿的训练方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提高ADL能力,而且对于其患侧肢体功能的影响不大,并因此缩短了住院时间。
引用
收藏
页码:828 / 82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影响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J].
陈莉 ;
沐榕 ;
李菁 .
中国针灸, 2006, (11) :778-780
[2]   健侧上肢训练对早期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J].
罗治安 ;
易亮 ;
敖丽娟 ;
阳庆军 ;
李福胜 .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01) :17-19
[3]   中风偏瘫后非瘫痪侧手功能状况分析 [J].
尹科 .
吉林医学, 2005, (12) :1277-1277
[4]   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J].
范晓华 ;
宫艺 ;
刘俊兰 ;
不详 .
中国康复 , 2004, (03) :150-152
[5]   不同年龄脑卒中患者康复结局的比较 [J].
梁志 ;
赵超男 ;
董云英 ;
朱翠平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19) :2708-2709
[6]   脑卒中偏瘫患者健侧上肢运动控制障碍的研究 [J].
瓮长水 ;
高怀民 ;
徐军 ;
于增志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3, (02) :21-23
[7]   年龄相关的认知损害 [J].
黄流清 ;
邵福源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2, (04) :317-320
[9]  
运动疗法技术学.[M].纪树荣主编;.华夏出版社.2004,
[10]  
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缪鸿石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