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区专业村的形成与演化机理研究

被引:103
作者
李小建 [1 ,2 ]
罗庆 [1 ,2 ]
樊新生 [2 ]
机构
[1]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2] 河南财经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专业村; 影响因素; 演化机理; 农区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在对专业村的概念以及在农区发展中作用分析的基础上,对专业村成长的影响因素以及形成和演化机理进行剖析,认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农户是专业村形成的核心因素;村庄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传统习惯和经济基础决定着专业村的发展方向;政府推进、市场、技术和宏观经济环境决定专业村的数量和规模;模仿创新、网络联系、规模经济和分工经济作为专业村形成与演化的机理,始终贯穿于专业村的发展过程之中。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对专业村的培育提出了参考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河南农区经济发展差异地理影响的小尺度分析 [J].
李小建 ;
周雄飞 ;
郑纯辉 .
地理学报, 2008, (02) :147-155
[2]   地方政府在贵州区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中的作用 [J].
王志凌 ;
谢宝剑 .
农业经济, 2007, (01) :71-72
[3]   政府在农业产业集群中的作用 [J].
兰肇华 .
宏观经济管理, 2006, (04) :49-50
[4]   创业家与我国农村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进机理——基于云南斗南花卉个案的实证分析 [J].
郑风田 ;
程郁 .
中国软科学, 2006, (01) :100-107
[5]   我国农村产业簇群的合作效率分析——云南斗南花卉个案分析 [J].
郑风田 ;
程郁 .
中国农村观察, 2005, (04) :14-24+44
[6]   中国中部农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研究——以河南省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企业集群为例 [J].
李小建 ;
李二玲 .
地理科学, 2004, (02) :136-143
[7]   我国中小企业簇群成长的三维度原则分析 [J].
郑风田 ;
唐忠 .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11) :63-69
[8]   经济体制与农户行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及其对中国农户问题的应用研究 [J].
宋洪远 .
经济研究, 1994, (08) :22-28+35
[9]  
经济地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小建, 2006
[10]  
竞争论[M]. 中信出版社 , (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