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恶性淋巴瘤和头颈部鳞癌颈部受累淋巴结的CT与病理比较
被引:24
作者:
李静
石木兰
王爽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
来源: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淋巴瘤;
癌,鳞状细胞;
淋巴结;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9.91 [头、颈、肩部肿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增强CT对恶性淋巴瘤颈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并与鳞癌转移性淋巴结比较 ,以提高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组织学诊断的恶性淋巴瘤累及颈淋巴结者 5 6例和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者 6 6例的增强CT所见 ,并对两者进行比较。恶性淋巴瘤男 4 4例 ,女 12例 ;年龄 9~ 75岁 (中位年龄 4 2岁 )。鳞癌男 5 1例 ,女 15例 ,年龄 16~ 76岁 (中位年龄 4 8岁 )。将CT表现分为 4型进行分析对比 ,Ⅰ型 :密度均匀 ,强化程度近等于肌肉 ;Ⅱ型 :不均匀强化结节 ,明显高于肌肉 ;Ⅲ型 :边缘强化 ,中央低密度 (明显低于肌肉 ) ;Ⅳ型 :薄环状强化 ,中央相对低密度 (近于或略低于肌肉 )。结果 恶性淋巴瘤颈部淋巴结增强CT表现多种多样 ,可多种表现并存 (2 7/ 5 6 ,4 8 2 % )。与转移性鳞癌相比 ,Ⅰ型、Ⅳ型几乎仅见于恶性淋巴瘤 ,出现率分别为 83 9% (47/ 5 6 )、2 6 8% (15 / 5 6 ) ,鳞癌仅为 3 0 % (2 / 6 6 )、1 5 % (1/ 6 6 ) ;而Ⅱ型多见于鳞癌转移 ,出现率为 4 7 0 % (31/6 6 ) ,淋巴瘤仅为 14 3% (8/ 5 6 ) ;Ⅲ型二者均常见 ,淋巴瘤为 37 5 % (2 1/ 5 6 ) ,鳞癌为 78 8% (5 2 / 6 6 ) ,更多见于鳞癌转移 (P <0 0 0 1)。结论 恶性淋巴瘤颈部淋巴结增强CT表现多种多样 ,多为双侧、多发、密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8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