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坡耕地现状分析

被引:3
作者
蒋国富
刘国旭
机构
[1] 南阳师范学院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 数字坡度模型; 坡耕地;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7.33.169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F426.9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20205 ; 0202 ;
摘要
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南阳域)自然概况及水土流失情况,利用DEM数据和卫星遥感影像,基于ARCGIS和ERDAS软件提取了地形和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分析了区域内坡耕地的坡度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水源区54.08%的耕地坡度在0~3°,但仍有33.07km2的耕地在25°以上,占区域耕地面积的2.42%,完成退耕还林还草的任务不容乐观。
引用
收藏
页码:10688 / 1068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格网DEM在坡耕地调查中的应用——以庄河市为例 [J].
朱恒峰 ;
尹怀宁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 (02) :102-105
[2]   DEM在低山丘陵区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J].
张丽颖 ;
周金星 ;
史玉虎 ;
岳德鹏 .
湖北林业科技, 2007, (01) :1-5
[3]   基于GIS/RS的冀北地区农用地适宜性评价 [J].
张成刚 ;
王卫 .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16) :3911-3913
[4]   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土流失的思考 [J].
王庆林 ;
李益民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12) :78-81
[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区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南阳市汉水流域研究 [J].
高更和 ;
管华 .
水土保持通报, 2002, (03) :65-68
[6]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 科学出版社 , 汤国安,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