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地下水污染源强

被引:6
作者
蔡五田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关键词
地下水; 污染源; 地下水污染源; 污染源强; 地下水污染源强;
D O I
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15.06.20
中图分类号
X523 [地下水];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基于作者对国内外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理论、调查技术、风险评价文献资料跟踪,以及对不同类型污染场地调查实践与认识,论述了地下水污染源强的定义、分类、识别及表征方法。从地下水、污染源、地下水污染源、污染源强4个概念入手,给出了地下水污染源强的定义。借鉴污染源分类的思想,对地下水污染源强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采用资料信息收集、现场调查、动态监测、模拟试验等手段识别地下水污染源及源强的思路。初步建立了地面及包气带水相污染源强、地面或近地表固相污染源强、非水相液态污染源强3种地下水污染源强的量化表征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水文地质手册.[M].中国地质调查局; 编.地质出版社.2012,
[2]  
水文地质学基础.[M].张人权; 等编著.地质出版社.2011,
[3]  
环境土壤学.[M].陈怀满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
[4]  
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M].[]贝尔(J·Bear) 著;李竞生;陈崇希 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