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河套平原高砷地下水赋存环境特征

被引:25
作者
何薪 [1 ]
马腾 [1 ]
王焰新 [1 ]
邓娅敏 [1 ]
黄彬 [2 ]
何军 [1 ]
赵洁 [1 ]
田春艳 [1 ]
李振龙 [3 ]
机构
[1]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3]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高砷地下水; 赋存环境特征; 河套平原; 内蒙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3 [水文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内蒙古河套平原是世界地方性砷中毒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笔者以平原西部的重病区杭锦后旗为研究区,对高砷地下水赋存环境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高砷区沉积物中As的含量为7.7~34.6mg/kg,其中粘性土和亚粘性土中As含量相对较高。高砷地下水的pH值为7.0~8.3,平均Eh值为-155.1mV,平均矿化度为1.58g/L,主要的水化学类型包括:Cl-HCO3-Na型、Cl-Na型、HCO3-Cl-Na型,As的含量为15.5~1093μg/L,且主要以As(Ⅲ)形态存在,水中DOC(0.73~35.76mg/L)、HCO3-(283.75~1290.48mg/L)、NH4+(0.27~10.48mg/L)的浓度较高,硝酸盐和硫酸盐含量较低。研究区的氟中毒现象也较严重,高氟地下水中氟含量为1.11~6.01mg/L。绝大多数高氟水中砷含量也超标,出现了一种高砷水与高氟水并存的现象。综合判断,河套平原的高砷地下水赋存环境处于还原性环境。还原条件下,高砷区沉积物中的铁/锰氧化物的还原溶解易使吸附的砷释放到地下水中。这是研究区高砷地下水形成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781 / 7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内蒙古河套平原原生高砷地下水的分布与形成机理研究[D]. 杨素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
[2]  
河套盆地西部高砷地下水系统中的地球化学过程研究[D]. 邓娅敏.中国地质大学 2008
[3]  
河套盆地晚第四纪成湖环境变化与构造活动研究[D]. 李建彪.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6
[4]  
Cl/Br ratios and environmental isotopes as indicators of recharge variability and groundwater flow: An example from the southeast Murray Basin, Australia[J] . Ian Cartwright,Tamie R. Weaver,L. Keith Fifield.Chemical Geology . 200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