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作者在 1 975~ 1 977年间青藏铁路 (格尔木—那曲地段 )沿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所获资料基础上 ,参考了后期他人在该区段研究的成果撰写而成。文中主要涉及活动构造、地质灾害及工程评价三大部分 ,其中特别是活动构造部分 ,除了所表现的一般标志外 ,重点探讨了活动构造与现代地震和古地震的关系、活动构造带与地震构造带的对应关系、活动断裂的活动年龄及其活动速率、活动断裂与地震地表破裂以及主要地震构造带中的地震活动周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并结合铁路沿线地质灾害类型 ,在综合分析基础上 ,首次较系统地将铁路沿线工程地质评价划分为 :①良好的 ;②一般的 ;③不良好的和④极不良好的等四大类型工程地质地段 ,从而为现今青藏铁路建设进一步详查和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