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红楠群落特征及种群动态的研究

被引:10
作者
廖承川
李成惠
陈卫新
张家银
巫松标
廖进平
机构
[1] 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九龙山; 红楠; 群落; 种群;
D O I
10.13428/j.cnki.fjlk.2007.04.025
中图分类号
S792.24 [楠木];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对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楠群落结构特征以及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主要以樟科和山茶科植物为主,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均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在生活型中,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达95.45%;叶级以中型叶为主,占93.18%,细叶次之,占4.55%,;叶型以单叶占优势,为86.36%;叶质以革质叶为主,占75.00%。群落的垂直结构上明显分成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红楠的种群年龄结构呈"巨"字型,幼苗储备丰富,种群呈增加的趋势。从群落演替来看,红楠将长期处于优势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岛屿地理隔离对红楠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 [J].
冷欣 ;
王中生 ;
安树青 ;
王国明 ;
郑建伟 ;
冯珏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20-24
[2]   红楠物候观测及采种、育苗技术 [J].
江香梅 ;
吴晟 ;
万娜娜 ;
杨刚华 ;
龚斌 ;
叶金山 .
江西林业科技, 2005, (05) :3-6
[3]   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主要组成种的种群结构及更新类型 [J].
达良俊 ;
杨永川 ;
宋永昌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4, (03) :376-384
[4]   蒙古栎群落叶型的分析 [J].
于顺利 ;
马克平 ;
陈灵芝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1) :151-153
[5]   格氏栲群落的结构特征 [J].
樊后保 .
林业科学, 2000, (02) :6-12
[6]   福建建溪流域常绿阔叶防护林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 [J].
洪伟 ;
林成来 ;
吴承祯 ;
何东进 ;
陈昆 .
生物多样性, 1999, (03) :49-54
[7]   红楠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 [J].
曾繁茂 .
福建林业科技, 1999, (01) :3-5
[8]   浙江泰顺县乌岩岭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分析 [J].
宋永昌 ;
张绅 ;
刘金林 ;
顾詠洁 ;
王献溥 ;
胡舜士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2, (01) :14-35
[9]  
浙江省九龙山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研究[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潘金贵, 1996
[10]  
植物群落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王伯荪 编,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