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东部潮流动力地貌特征

被引:30
作者
刘振夏,汤毓祥,王揆洋,夏东兴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潮流沙脊,潮流沙席,渤海东部,动力地貌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7.2 [海底地貌];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渤海东部发育了典型的潮流动力地貌体系,它由老铁山水道冲刷槽、辽东浅滩沙脊和渤中浅滩沙席三者组成。前者为潮流侵蚀区,后两者为潮流沉积区。老铁山水道表层最大流速可达5kn,潮流强烈侵蚀海底;辽东浅滩表层最大流速1.3~2.3kn,M2分潮椭率绝对值小于0.4,潮流往复性强,形成潮流沙脊;渤中浅滩表层最大流速为1.2~1.6kn,M2分期椭率绝对值大于0.4,潮流旋转性强,形成潮流沙席。6号沙脊南端详测区的旁侧声纳镶嵌日显示的微地貌形态有海底沙丘、沙条、彗星尾标志和冲刷沟,表明沙席和沙脊均是现代潮流作用形成的底形。该潮流动力地貌体系中,净沉积物搬运从老铁山水道至两潮流浅滩;在详测区净沉积物搬运从南向北。
引用
收藏
页码:7 / 21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潮流沙脊的水力学问题探讨 [J].
刘振夏,夏东兴 .
黄渤海海洋, 1995, (04) :23-29
[2]   渤海东部全新世潮流沉积体系 [J].
刘振夏 ;
夏东兴 ;
汤毓祥 ;
王揆洋 ;
S. Berne ;
T. Marsset ;
J. F. Bourillet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4, (12) :1331-1338
[3]   渤海M潮流及其与辽东浅滩潮流脊发育的关系 [J].
汤毓祥 ;
刘振夏 ;
姚兰芳 .
海洋通报, 1994, (01) :25-30
[4]   辽东浅滩海域潮流运动特征及其与潮流脊发育的关系 [J].
汤毓祥 ;
姚兰芳 ;
刘振夏 .
黄渤海海洋, 1993, (04) :9-18
[5]   南黄海陆架沙脊的形成与演变 [J].
张光威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1, (02) :25-35
[6]   潮流脊的形成机制和发育条件 [J].
夏东兴 ;
刘振夏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4, (03) :361-367
[7]   潮流脊的初步研究 [J].
刘振夏 ;
夏东兴 .
海洋与湖沼, 1983, (03) :286-296
[8]   试论苏北岸外浅滩的成因 [J].
周长振 ;
孙家淞 .
海洋地质研究, 1981, (01) :83-91
[9]  
渤海地质[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编辑,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