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体氨氮超标原因探讨

被引:26
作者
张学青
夏星辉
杨志峰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氨氮; 含氮化合物; 沉积物; 硝化作用; 黄河;
D O I
10.13227/j.hjkx.2007.07.005
中图分类号
X522 [河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黄河水体氮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来源以及黄河特有的泥沙和水化学条件,结合实验结果,从生物和化学的角度讨论黄河氨氮超标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水体悬浮颗粒物对硝化过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氨氮的超标不是因为泥沙对硝化作用的影响所导致.氮污染物的不断输入是黄河水体氨氮超标的根本原因,高浓度氨氮和有机氮对硝化过程有抑制作用,当NH4+-N初始浓度分别为10.1,18.4,28.2 mg/L时,初始的硝化效率分别为17.4%,13.0%,2.5%,当有机氮初始浓度分别为5.5,8.6 mg/L时,其降解所产生的氨氮最高浓度分别为0.47,1.69 mg/L,在水体中滞留的时间分别为2 d和6 d.水体中耗氧有机物和有毒物质对硝化细菌活性的影响间接导致了氨氮在水体中的滞留.黄河水体高pH值导致非离子氨浓度较高,进一步对硝化细菌产生抑制作用.水量较小、颗粒物含量较低和微生物的活性降低是枯水期氨氮污染加重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435 / 14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黄河水体硝化过程的模拟实验研究
    张学青
    杨志峰
    夏星辉
    [J]. 环境化学, 2005, (03) : 245 - 249
  • [2] 黄河水体颗粒物对硝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余晖
    张学青
    张曦
    夏星辉
    杨志峰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4) : 601 - 606
  • [3] 黄河水系氮污染特征初探
    张娜
    何大伟
    陈静生
    崔树彬
    [J]. 环境化学, 2003, (02) : 105 - 109
  • [4] 黄河流域河水氮污染分析
    夏星辉
    周劲松
    杨志峰
    陈静生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05) : 563 - 568
  • [5] 石油污染对土壤氮素矿化和硝化作用的影响
    常志州
    何加骏
    [J]. 农村生态环境, 1998, (01) : 40 - 43
  • [6] 底泥中氮的主要迁移转化过程及其转化模型的研究
    戴树桂
    张明顺
    庄源益
    [J]. 环境科学学报, 1990, (01) : 1 - 9
  • [7] Nitrogen retention in wetlands, lakes and rivers[J] . D.L. Saunders,J. Kalff.Hydrobiologia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