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苷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Glu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谭军
杨纯生
机构
[1]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腺苷预处理;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谷氨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 [脑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观察腺苷预处理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区脑组织的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探讨腺苷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2h后再灌注损伤模型。SD(Sprague-Dewley)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假手术组(F组)、模型对照组(IR组)、腺苷预处理组(AP组),每组20只,依术后处死动物时间的不同,每组再分为4个亚组2h、6h、24h和72h组(N2、6、24、72h,F2、6、24、72h,IR2、6、24、72h,AP2、6、24、72h),每个亚组5只动物。采用组织匀浆法,观察腺苷预处理对缺血2h再灌注2h、6h、24h、72h的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模型组缺血再灌注后2h较假手术组谷氨酸水平显著增高(P<0.05),随后逐渐下降,24h达正常;谷氨酸含量AP组中2h、6h亚组均小于IR相应亚组(P均<0.05),但大于N组和F组各相应亚组(P均<0.05);谷氨酸含量AP组中24h、72h亚组与IR、F组相应亚组无差异(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谷氨酸大量释放,可产生缺血再灌注损伤;腺苷预处理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谷氨酸的产生,可能是腺苷预处理脑保护作用的一些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兴奋性氨基酸及受体与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J].
疏树华 ;
方才 .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7, (02) :124-126+118
[2]   腺苷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效果对比研究 [J].
周必强 ;
叶世铎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6, (12) :950-952
[3]   腺苷预处理对缺血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J].
李跃华 ;
郭峰 ;
巩性军 ;
庞昕焱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08) :798-801
[4]   腺苷及腺苷受体与脑缺血耐受 [J].
朱泽湘 .
实用医学杂志, 2004, (10) :1197-1198
[5]   脑缺血耐受与药物预处理 [J].
王倩 ;
闵连秋 .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4, (08) :593-596
[6]   局部脑缺血与再灌注大鼠模型的建立 [J].
李东亮 ;
王合轩 ;
王建芬 ;
李玉书 .
新乡医学院学报, 1992, (01) :3-5+83
[7]  
Adenosine and Adenosine Receptors i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Biochemistry,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J] . John C Shryock,Luiz Belardinelli.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 1997 (12)
[8]   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 [J].
LONGA, EZ ;
WEINSTEIN, PR ;
CARLSON, S ;
CUMMINS, R .
STROKE, 1989, 20 (01) :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