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我国古代人口因素与耕作制的关系
被引:12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阎万英
机构
:
[1]
北京农业大学农经学院
来源
:
中国农史
|
1994年
/ 02期
关键词
:
耕作制;
耕作制度;
农作制度;
多熟种植;
我国古代;
人口因素;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344 [耕作的制度和方式];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我国古代人口因素与耕作制的关系有以下规律:人口数量过少,则导致耕作制落后。如原始社会至夏商时代为抛荒制,西周至战国之初为易田休耕制,秦汉时期南方仍为火耕水耨的抛荒制。人口数量、质量提高,耕作制进步。秦汉(北方)至清代前期,江南逐渐被开发并迅速发展,南北方人口数量与质量都相应增长、提高,先后出现连作制、轮作制、间套作、轮作复种、多熟种植等多种耕作制。清代中后期,人口超量增长(超过4亿),耕作制虽较进步,但人口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