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蚜与麦株内水分、蔗糖和田间温湿度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8
作者
杨益众
林冠伦
胡长富
王琴
机构
[1] 江苏农学院植保系
关键词
麦蚜; 发生规律;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麦蚜在小麦上的发生可分为零星发生期、缓增期、激增期3个阶段。激增期蚜量最高,百茎平均有蚜734.3头,其次是拔节至灌浆的缓增期,百茎平均有蚜455.8头。禾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占86.86%,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占11.91%,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只是零星发生,仅为1.23%。在影响穗蚜发生的的诸多因素中,麦株体内的蔗糖是最主要的。蔗糖含量与穗蚜量的关系在3个品种中均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其次是田间温度,与穗蚜量亦有显著的相关性,而麦株体内水分、田问湿度对穗蚜的影响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2 / 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小麦不同生育期对麦蚜取食的反应及麦蚜防治指标的研究 [J].
杨益众 ;
林冠伦 .
江苏农业科学, 1990, (02) :30-32
[2]   小麦蚜虫发生规律与防治 [J].
郝爱祥 .
农业科技通讯, 1989, (11) :26-27
[3]   多层次Fuzzy综合评判法在小麦穗蚜发生量预测中的应用 [J].
郑现敏 ;
郭继红 ;
刘钦兰 .
河南农业科学, 1989, (04) :16-18
[4]  
生物物质常用化学分析法.[M].蔡武城;袁厚积 主编.科学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