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晚上新世红粘土粒度的空间变化

被引:9
作者
苗晓东
孙有斌
鹿化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关键词
上新世; 红粘土; 粒度空间变化; 黄土高原;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1.02.003
中图分类号
P641.1 [普通水文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对黄土高原由北到南 6个地点的晚上新世红粘土样品进行了常规粒度测量和化学提取的石英样的粒度测量。红粘土全样和石英样的平均粒径由偏北到南逐渐变细 ,粗颗粒含量也逐渐减少 ,表明红粘土可能是由偏北低空风而不是高空风搬运而来的。 3 .6~ 2 .6MaBP红粘土粒度与其上覆风成黄土粒度的空间变化具有可比性 ,但变化幅度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82 / 18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黄土-古土壤中石英颗粒的粒度分布 [J].
孙有斌 ;
鹿化煜 ;
安芷生 .
科学通报, 2000, (19) :2094-2097
[2]   东亚季风气候的历史与变率 [J].
安芷生 ;
刘晓东 .
科学通报, 2000, (03) :238-249
[3]   晚第三纪中国西北干旱化的发展及其与北极冰盖形成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 [J].
郭正堂 ;
彭淑贞 ;
郝青振 ;
陈习慧 ;
刘东生 .
第四纪研究, 1999, (06) :556-567
[4]   黄土高原红粘土与黄土古土壤粒度特征对比——红粘土风成成因的新证据 [J].
鹿化煜 ;
安芷生 .
沉积学报, 1999, (02) :61-67
[5]   2.6Ma前后大气环流重构的黄土-红粘土沉积证据 [J].
丁仲礼 ;
杨石岭 ;
孙继敏 ;
刘东生 .
第四纪研究, 1999, (03) :277-281
[6]   中国黄土高原的风积证据:晚新生代北半球大冰期开始及青藏高原的隆升驱动 [J].
安芷生 ;
王苏民 ;
吴锡浩 ;
陈明扬 ;
孙东怀 ;
刘秀铭 ;
王富葆 ;
李力 ;
孙有斌 ;
周卫建 ;
周杰 ;
刘晓东 ;
鹿化煜 ;
张云翔 ;
董光荣 ;
强小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6) :481-490
[7]   黄土高原黄土粒度组成的古气候意义 [J].
鹿化煜 ;
安芷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3) :278-283
[8]   前处理方法对黄土沉积物粒度测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J].
鹿化煜 ;
安芷生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7, (23) :2535-2538
[9]   黄土高原红粘土成因及上新世北方干旱化问题 [J].
丁仲礼 ;
孙继敏 ;
朱日祥 ;
郭斌 .
第四纪研究, 1997, (02) :52-62
[10]   甘肃武都龙家沟三趾马动物群化石的埋藏特点及该地区“三趾马红层”的成因 [J].
张云翔 ;
薛祥煦 .
科学通报, 1995, (19) :1782-1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