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放射性磷矿粉进行土壤性质对植物吸收磷素的影响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李庆逵
曹翠玉
戎捷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磷矿粉肥; 过磷酸钙; 百分数; 植株; 磷肥; 作物; 无机肥料; 磷素; 潮土; 浅色草甸土; 放射性; 土壤性质; 植物吸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放射性磷矿粉(昆阳矿)和放射性过磷酸钙在浅色草甸土(石灰性冲积物母质)、黄褐土(弱酸性下蜀黄土母质)、及红壤(第四纪红色粘土母质)进行了盆栽试验,试验是在肥料与土壤均匀混合的条件下进行的。X-射线衍射鉴定及放射化学分析证明,磷矿粉经过反应堆处理后,其晶体构造未变,在施用时磷矿粉放射强度的衰变规律与P32相符合。试验结果说明,在含磷比较充足的浅色草甸土上,单独施用磷矿粉虽然并不使小米产量增加,也不提高小米植株中的含磷百分数,但是作物中所含的磷素,仍然有35%是从磷矿粉中摄取而来。当磷矿粉与过磷酸钙混合施用时(每盆加磷矿粉5.64克和过磷酸钙0.90克),在红壤中,黄豆和荞麦的磷有80%以上来自磷矿粉,而来自过磷酸钙和土壤者只分别占4~7%和15%左右。在酸性黄褐土(小粉土)上施用磷矿粉和过磷酸钙混合肥料时,也起增产作用,小米中的磷有12%来自过磷酸钙,34%来自磷矿粉,54%来自土壤。在含磷酸钙363ppm的浅色草甸土中,小米所摄取的磷素只有18%来自磷矿粉,而来自过磷酸钙和土壤的各约占40%。这时磷肥没有使作物增产。当土壤与磷肥均匀混和时,在浅色草甸土和黄褐土中小米各个生长时期对土壤、磷矿粉和过磷酸钙的磷素吸收率,保持相当稳定的比例。但是在红壤中,黄豆和荞麦在生长后期所摄取的磷素,几乎全部来自磷矿粉,虽然在早期只占25—50%。用放射性磷矿粉与有机肥相混合,进行了小麦的砂培试验。一组经过培育腐解以后施用,另一组临时混和施用。结果证明有机肥的腐解过程并不能对磷矿粉的活度起增进作用。培育腐解后的混合肥料或临时混和的,既不使小麦产量较单施有机肥者有所增加,也不使植株的含磷百分数有所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30 / 3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Isotopic exchange of phosphates in soil.Report Rothamsted Exp. Mattingly,G. E. G. and Talibudeen,Q. Sta . 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