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规模新城区开发及其影响研究

被引:28
作者
汪劲柏 [1 ]
赵民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新城区; 开发; 类型; 影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新城区开发逐渐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城市拓展的主要载体,产生了全局性的影响文中根据主题及驱动力的差异,将新城区开发划分成8种类型,分别为:依托工业园区开发的工业新城;依托大型学校开发的大学城等教育园区;依托新行政中心开发的政务新区;依托大型公共设施开发的奥体新区、会展新区等;依托大型交通设施开发的高铁新区、空港新区、临港新城等;依托大型住区、郊区大盘开发的新城区;基于地方城镇化主题开发的综合性新城或新市镇;近几年涌现的基于新概念开发的新城区,如生态城、知识城等。这些大规模的新城区开发既是支撑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动力之一,也为快速城镇化提供了新型的城镇聚居空间,同时也衍生了地方发展对房地产经济和土地财政的依赖,并导致了土地等资源的过度消耗及分配格局的失衡、为此提出,基于对中国长期城镇化的预期,新城区开发总体上符合时代趋势,会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步伐而进一步发展和成熟。目前,趋紧的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政策,为反思和总结这种发展路径提供了契机。城市规划专业的社会角色也会随之而演变。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当代“大学城”规划建设问题及其战略调整研究.[D].卢波.东南大学.2005, 01
[2]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形成机制与治理研究.[D].简玉婷.中共中央党校.2011, 09
[3]  
高速公路出入口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D].王媛媛.长安大学.2008, 08
[4]  
我国大学城问题探索.[D].熊毅.厦门大学.2007, 07
[5]  
新现实与新动向.[D].甄栋.天津大学.2004, 04
[6]  
郑东新区何时媲美浦东新区.[N].殷泽;李婷;.经济视点报.2008,
[7]  
新城规划与建设概论.[M].张捷; 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8]  
新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M].张捷;赵民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9]  
走出孤岛.[M].皮黔生;王恺著;.三联书店.2004,
[10]  
从“大盘”到“新城”——广州“华南板块”重构思考.[J].袁奇峰;魏成;.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