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综述

被引:21
作者
王建坡 [1 ]
沈安江 [2 ]
蔡习尧 [3 ]
罗友成 [4 ]
李越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3]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 中国石油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气储层; 奥陶系; 中国; 北美; 哥特兰岛; 瑞典; 澳大利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田主要分布于北美、北欧、中国和澳大利亚。在北美,油气藏主要分布于下奥陶统El-lenburger组选择性白云岩化和经喀斯特改造的碳酸盐岩层系中;上奥陶统的Trenton-Black River灰岩,特别是Trenton灰岩段的构造破碎和白云岩化作用是影响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Red River组油藏则受控于构造圈闭。北欧哥特兰岛Klasen灰岩储集空间则以灰泥丘原生孔隙和断裂、缝合线为主。中国奥陶系油气藏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成藏条件相对复杂:在鄂尔多斯盆地,主要与膏云岩经大气淡水淋滤作用形成的风化壳密切相关,也有白云岩、生物礁等多种储集体;而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储集体集中于礁滩相,还包括台地灰岩和台缘浅滩白云岩等其他相带,沉积间断面上的古喀斯特作用是成藏的主控因素。澳大利亚的坎宁盆地是较新的勘探区,其油气聚集方式与北美Ellenburger组相似。
引用
收藏
页码:363 / 37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Study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ology in North Tarim Basin;Xinjiang..Le Chang-shuo;Yu Bing-song;Tian Chenget al;.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1996,
[2]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M].杨俊杰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3]  
鄂尔多斯奥陶纪地层岩石岩相古地理.[M].冯增昭等著;.地质出版社.1998,
[4]  
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层序地层及其沉积学研究.[M].乐昌硕等著;.地质出版社.1996,
[5]  
塔里木盆地沉积层序特征及其演化.[M].顾家裕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6]  
储集层与油气分布.[M].陈永武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7]   中国海相油气田形成的地质基础 [J].
张水昌 ;
梁狄刚 ;
朱光有 ;
张兴阳 ;
张宝民 ;
陈建平 ;
张斌 .
科学通报, 2007, (S1) :19-31
[8]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盆地类型及板块运动特征 [J].
彭洪超 ;
张振生 ;
刘社平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6, (06) :711-718+614+725
[9]   塔里木盆地轮南奥陶系研究新进展 [J].
刘静江 ;
袁玉春 ;
龙维华 ;
胡龙迪 .
新疆石油地质, 2006, (06) :667-669
[10]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牙形石带及沉积层序 [J].
赵宗举 ;
赵治信 ;
黄智斌 .
地层学杂志, 2006, (03) :19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