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富钴结壳资源调查与研究进展

被引:26
作者
韦振权
何高文
邓希光
姚会强
刘永刚
杨永
任江波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关键词
调查现状; 研究进展; 富钴结壳; 大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44 [海洋矿产资源及开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富钴结壳是继多金属结核资源之后被发现的又一深海沉积固体矿产资源,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底均有分布。据估算,全球三大洋海山富钴结壳干结壳资源量为(1081.1661~2162.3322)×108t。世界各国对富钴结壳的调查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截至目前,已有日本、中国、俄罗斯和巴西等4个国家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了富钴结壳勘探合同,而韩国的矿区申请也于2016年获得核准。富钴结壳按形态可分为板状结壳,砾状结壳和钴结核3种类型。富钴结壳内部结构构造在宏观上通常表现为三层构造,即底部亮煤层、中部疏松层和顶部较致密层;在微观下主要表现为柱状构造、叠层构造、斑块状构造、纹层状构造等多种类型。富钴结壳的矿物成分主要为自生的铁锰矿物,包括水羟锰矿、钡镁锰矿、羟铁矿、四方纤铁矿、六方纤铁矿、针铁矿等。富钴结壳富含Mn、Fe、Co、Ni、Cu、Pb、Zn等金属元素以及稀土元素和铂族元素,其中Co含量尤为显著。三大洋中,以太平洋富钴结壳的Co平均含量最高。富钴结壳的生长过程极其缓慢,平均仅几毫米每百万年。研究表明,西太平洋富钴结壳最早于始新世-早中新世开始生长。目前通常认为富钴结壳为水成成因,即Co、Fe、Mn等金属元素来源于海水。此外,有研究表明微生物在富钴结壳的形成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富钴结壳的分布及特征受地形、水深、基岩类型、海水水文化学特征、经纬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分布于碳酸盐补偿深度以上、最低含氧带以下、水深800~2500 m的海山、岛屿斜坡和海底高地上,西、中太平洋海山区被认为是全球富钴结壳的最主要产出区。
引用
收藏
页码:460 / 47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1]   麦哲伦海山群MK海山富钴结壳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学研究 [J].
任向文 ;
IPULYAEVA ;
吕华华 ;
石学法 ;
曹德凯 .
地学前缘, 2017, 24 (01) :276-296
[2]   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富钴结壳成分特征及古环境记录 [J].
龙晓军 ;
赵广涛 ;
杨胜雄 ;
冷传旭 ;
祁奇 ;
崔尚公 ;
郝娅楠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5, (05) :47-55
[3]   全球三大洋海山钴结壳资源量估算 [J].
张富元 ;
章伟艳 ;
任向文 ;
张霄宇 ;
朱克超 .
海洋学报, 2015, 37 (01) :88-105
[4]   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勘查与研究进展 [J].
刘永刚 ;
姚会强 ;
于淼 ;
任江波 ;
杨永 .
海洋信息, 2014, (03) :10-16
[5]   世界海底富钴结壳资源分布特征 [J].
刘永刚 ;
何高文 ;
姚会强 ;
杨永 ;
任江波 ;
郭丽华 ;
梅燕雄 .
矿床地质, 2013, 32 (06) :1275-1284
[6]   中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主要成壳元素特征 [J].
于赫楠 ;
孙国胜 ;
初凤友 ;
马维林 ;
孙珍军 ;
李超 .
世界地质, 2013, 32 (01) :63-68
[7]   中太平洋M海山富钴结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J].
崔迎春 ;
刘季花 ;
任向文 ;
石学法 .
中国稀土学报, 2008, (06) :760-768
[8]   太平洋富钴结壳高密度环境记录解读 [J].
王晓红 ;
周力平 ;
王毅民 ;
张学华 ;
柳小明 ;
樊兴涛 ;
刘克新 ;
周剑雄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9) :1112-1121
[9]   中太平洋海山区富钴结壳构造与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J].
崔迎春 ;
任向文 ;
刘季花 ;
石学法 ;
尹京武 ;
郝金华 .
海洋科学进展, 2008, (01) :35-43
[10]   马尔库斯海脊富钴结壳的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学研究 [J].
马维林 ;
金翔龙 ;
钟石兰 ;
初凤友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7, (05) :174-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