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冬油菜区试新品种的SSR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18
作者
陈碧云 [1 ]
伍晓明 [1 ]
张冬晓 [2 ]
刘凤兰 [1 ]
陆光远 [1 ]
许鲲 [1 ]
高桂珍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2]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关键词
油菜; 区域试验; SSR; DNA指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2006-2007年度全国冬油菜区试的89份参试品种为材料,运用筛选确定的25对多态性好、带纹清晰的SSR引物对这些品种进行分子标记分析,共获得106个多态性片段,平均每对引物4.2个,多态性比率平均达到77.7%,PIC平均值为0.7991,利用106个多态性片段构建了这些品种的SSR指纹图谱。遗传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95时,89份区试品种完全区分开;同一单位育成的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近,不同地区或单位育成的品种间遗传距离较大,揭示的遗传结构与品种系谱来源相吻合;除了少数品种外,大部分品种都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对不同类型及不同区片的品种(品系)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杂交种的多样性水平要明显高于常规种;长江中游区品种(品系)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长江上游区和长江下游区次之,黄淮区最低。
引用
收藏
页码:709 / 7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改变冬油菜栽培方式,提高和发展油菜生产 [J].
官春云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6, (01) :83-85
[2]   中国油菜品种改良的中长期发展战略 [J].
王汉中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4, (02) :99-102
[3]   小麦新品种川农16的分子鉴定 [J].
李伟 ;
郑有良 ;
魏育明 ;
颜泽洪 ;
兰秀锦 .
麦类作物学报, 2004, (01) :6-10
[4]   比较三种DNA指纹分析方法在玉米品种纯度及真伪鉴定中的应用附视频 [J].
王凤格 ;
赵久然 ;
郭景伦 ;
佘花娣 ;
陈刚 .
分子植物育种, 2003, (Z1) :655-661
[5]   利用SSR分子标记检测黄淮夏大豆(Glycine max)初选核心样本的代表性 [J].
崔艳华 ;
邱丽娟 ;
常汝镇 ;
吕文河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3, (01) :9-15
[6]   水稻SSR不同检测和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 [J].
李莉 ;
杨剑波 ;
D.J.Mackill ;
P.M.Colowit .
中国水稻科学, 2000, (03) :58-61
[7]   用SSR探针进行番茄品种的DNA指纹分析 [J].
栾雨时 ;
安利佳 ;
黄百渠 ;
张文俊 ;
何孟元 .
园艺学报, 1999, (01) :53-55
[8]  
Microsatellite markers for genome analysis in Brassica. I. development in Brassica napus and abundance in Brassicaceae species[J] . J. Plieske,D. Struss.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2001 (5)
[9]  
An evaluation of the utility of SSR loci as molecular markers in maize (Zea mays L.): comparisons with data from RFLPS and pedigree[J] . J. S. C. Smith,E. C. L. Chin,H. Shu,O. S. Smith,S. J. Wall,M. L. Senior,S. E. Mitchell,S. Kresovich,J. Ziegle.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7 (1-2)
[10]   Microsatellite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s within cultivated 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J].
Provan, J ;
Powell, W ;
Waugh, R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6, 92 (08) :1078-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