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的宁夏盐池县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16
作者
马莉娅 [1 ]
吴斌 [1 ,2 ]
张宇清 [1 ,2 ]
李萍 [3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林业局宁夏盐池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3] 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盐池县; 生态安全;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1.05.025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以荒漠化过程典型的宁夏盐池县为研究区,运用生态足迹方法评价了该区的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10a间盐池县人均生态足迹从1.72hn2增加到3.68hm2,生态承载力从2.02hm2减少到1.74hm2,到2007年人均生态足迹是人均生态承载力的1倍多,生态系统处于强不安全状态。其中耕地足迹、草地足迹和化石能源足迹是构成生态足迹的主要部分。近10a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过程的加快,生态足迹呈快速上升趋势,但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以存量资源开发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生态赤字逐年增大。研究认为,单纯依靠资源开发发展地方经济,必然导致生态系统的最终崩溃,荒漠化地区的稳定的外部生态公益性投入机制和"小生产,大保护"的高效资源利用模式,是生态安全前提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沙区人居环境安全研究的初步探讨 [J].
吴斌 ;
张宇清 ;
吴秀芹 .
中国沙漠, 2009, 29 (01) :50-55
[2]   中国1961~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变化 [J].
陈成忠 ;
林振山 .
生态学报, 2008, (01) :338-344
[3]   区域生态安全概念及评价体系的再认识 [J].
王耕 ;
王利 ;
吴伟 .
生态学报, 2007, (04) :1627-1637
[4]   生态足迹方法的理论解析 [J].
徐中民 ;
程国栋 ;
张志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6) :69-78
[5]   中国2002年省域生态足迹分析 [J].
陈敏 ;
王如松 ;
张丽君 ;
怀保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3) :3424-3428
[6]   1978年2003年中国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J].
陈敏 ;
张丽君 ;
王如松 ;
怀保光 .
资源科学, 2005, (06) :132-139
[7]   小城镇发展可持续性定量测度的生态足迹方法 [J].
杨海林 ;
宁丰收 ;
游霞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253-256
[8]   旅游生态足迹:测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 [J].
杨桂华 ;
李鹏 .
生态学报, 2005, (06) :1475-1480
[9]   南京市生态足迹研究 [J].
邰英角 ;
刘柳松 ;
张小平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5, (02) :67-72
[10]   内蒙古武川县生态足迹分析 [J].
紫檀 ;
潘志华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1) :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