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樱桃褐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27
作者
刘志恒
白海涛
杨红
唐爽爽
魏美娜
黄欣阳
李俞涛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大樱桃褐腐病; 仁果链核盘菌; 生物学特性;
D O I
10.13925/j.cnki.gsxb.2012.03.002
中图分类号
S436.62 [核果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褐腐病在辽宁大樱桃产区严重发生,对大樱桃褐腐病菌(Monilia fructigena)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从温度、光照、pH以及营养条件几方面对病菌菌丝生长、孢子产生及萌发的环境条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樱桃褐腐病菌菌丝在PSA培养基、25℃、pH 6.0及黑暗条件下生长最好;产孢最佳条件为PDA、木糖、NH4H2PO4、25℃、pH 6.0;分生孢子在可溶性淀粉、NH4H2PO4、25℃、pH 7.0的条件下萌发率最高。病菌菌丝致死温度为56℃、10 min。
引用
收藏
页码:423 / 427+523 +5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樱桃褐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J].
满红 .
北京农业, 2009, (19) :26-26
[2]   进口智利李子上核果褐腐病菌鉴定 [J].
田利华 ;
周国梁 ;
黄建康 ;
仇书红 ;
周而勋 ;
易建平 .
植物检疫, 2008, (04) :201-204+270
[3]   李褐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J].
张慧丽 ;
张建成 ;
顾建锋 ;
徐瑛 .
中国果树, 2008, (02) :68-69+75
[4]   环境条件对桃褐腐病菌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J].
赵晓燕 ;
王颖洁 ;
杨海清 ;
刘素花 ;
刘正坪 .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7, (04) :34-37
[5]  
农业植物病理学.[M].董金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6]  
大樱桃优质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M].吴秉钧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7]  
Genomic Variation within <Emphasis Type="Italic">Monilinia laxa; M. fructigena</Emphasis> and <Emphasis Type="Italic">M. fructicola</Emphasis>; and Application to Species Identification by PCR.[J].Renaud Ioos;Pascal Frey.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2000, 4
[8]   Genetic variation between strains of Monilinia fructicola and Monilinia laxa isolated from cherries in Michigan [J].
Snyder, CL ;
Jones, AL .
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REVUE CANADIENNE DE PHYTOPATHOLOGIE, 1999, 21 (01) :7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