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荧光偏振法用于止血剂与脂质体及血液红细胞主-客体分子间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2
作者:
杜鸣
唐波
沈含熙
汪树玉
孙天麟
张超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南开大学化学系,山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来源:
关键词:
荧光偏振法;止血剂;脂质体;血液红细胞;
D O I:
10.16438/j.0513-4870.1998.05.009
中图分类号:
R973.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磷脂脂质体模拟血液细胞,用1,6 二苯基已三烯(DPH)为荧光探针,荧光偏振法研究了安络血、止血芳酸、维生素K1和6 氨基已酸4种止血剂作为客体分子与脂质体及血液红细胞两类主体分子互相作用而形成的超分子化合物。利用偏振度(P)与微粘度(η)的定量关系,计算微粘度的变化,并以微粘度的变化推测止血剂与红细胞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止血剂与脂质体或血红细胞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是超分子作用力。不同血凝机制的止血剂与红细胞作用方式也不尽相同。本文还对止血剂与红细胞的结合方式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9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