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B辐射增强对水稻多胺代谢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40
作者
林文雄
吴杏春
梁康迳
郭玉春
何华勤
陈芳育
梁义元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
关键词
水稻; UVB辐射增强; 多胺代谢; 植物内源激素;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2.0191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表明 ,在处理前期 (7~ 14d) ,增强的UV B辐射能使供试水稻汕优 6 3(Sy6 3)的精氨酸脱羧酶(ADC)、鸟氨酸脱羧酶 (ODC)和s 腺苷蛋氨酸脱羧酶 (SAMDC)活性分别平均增加 16 5 .74 %、10 4 .6 0 %和89.6 0 % ,南川 (NC)的这 3种酶活性分别增加 5 9.91%、4 1.30 %和 2 3 .6 8% ,IR6560 0 85只表现出ADC和ODC活性分别平均提高 115 .93 %、14 .4 5 % ,SAMDC活性却下降 33.0 1% .在处理后期 (2 1~ 2 8d) ,Sy6 3的ADC和ODC活性分别比对照平均增加 89.72 %、3.71% ,NC则分别增加 73.95 %、2 7.38% ,IR6560 0 85表现为ADC活性增加 94 .4 1% ,ODC活性却下降 13 .5 7% .就SAMDC而言 ,处理后期 (2 1~ 2 8d) ,三者分别下降 4 0 .0 6 %、19.2 0 %和 38.2 1% .多胺氧化酶 (PAO)活性变化趋势恰好相反 ,从而引起多胺 (PA)含量特别是腐胺 (Put)含量明显上升 .此外 ,UV B辐射增强能使IAA和GA1/ 3 含量在整个处理期间 (7~ 2 8d)供试水稻品种 (组合 )Sy6 3分别平均下降 5 8.92 %和 4 5 .4 8% ,NC分别减少 4 3.31%和 5 6 .2 0 % ,IR6560 0 85则分别降低 38.6 9%和 4 7.33 % .所有供试水稻品种 (组合 )的ZRs含量表现为处理前期 (7~ 14d)有所降低 ,处理后期 (2 1~ 2 8d)则明显提高 .就ABA含量而言 ,整个处理期间 (7~
引用
收藏
页码:807 / 8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UV-B辐射胁迫对水稻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 [J].
林文雄 ;
吴杏春 ;
梁义元 ;
陈芳育 ;
郭玉春 ;
不详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2, (01) :12-16
[2]   UV-B辐射增强对水稻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J].
吴杏春 ;
林文雄 ;
郭玉春 ;
柯玉琴 ;
梁义元 ;
陈芳育 .
福建农业学报, 2001, (03) :51-55
[3]   增强的UV-B辐射对春小麦植株化学成分、真菌定殖和分解的影响 [J].
李元 ;
祖艳群 ;
王勋陵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2) :223-225
[4]   小麦分蘖变化动态与内源激素关系的研究 [J].
李春喜 ;
赵广才 ;
代西梅 ;
姜丽娜 ;
尚玉磊 .
作物学报, 2000, (06) :963-968
[5]   增强UV-B辐射对小麦叶片内源ABA和游离脯氨酸的影响 [J].
杨景宏 ;
陈拓 ;
王勋陵 .
生态学报, 2000, (01) :40-43
[6]   水稻对UV-B辐射增强的抗性遗传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J].
林文雄 ;
梁义元 ;
金吉雄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1) :33-36
[7]   水稻对紫外光B辐射增强的生化适应机制 [J].
黄少白 ;
戴秋杰 ;
刘晓忠 ;
彭少兵 ;
B.S.Vergara .
作物学报, 1998, (04) :464-469
[8]   环境对杂交水稻胞质及核质互作遗传表现的影响─Ⅳ.不同N条件下不育胞质对杂种1代多胺代谢的影响 [J].
林文雄,林群慧,梁义元,吴志强 .
应用生态学报, 1996, (01) :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