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传统村落保护的法治思考

被引:9
作者
宋才发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族地区城镇化; 传统村落; 特色村寨; 文化治镇; 回归村民; 保护条例;
D O I
10.13501/j.cnki.42-1328/c.2015.05.014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不能毁损传统村落和特色村寨,城镇经济增长应当与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相适应,吴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在维护传统村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传统村落民居建筑结构的非科学性改造,二是对传统村落民居建筑文化景观的不合理利用,三是对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的忽略导致乡土文化空心化。保护传统村落的主要对策是:必须把文化治镇作为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新理念,把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责任回归到村民的身上,尽快制定出台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条例。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少数民族旧建筑的保护、改造与利用研究 [J].
陈秀云 .
贵州民族研究, 2014, (12) :57-60
[2]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J]..民族论坛(时政版).2013, 01
[3]  
民族地区如何推进特色新型城镇化.[N].张冬梅;.中国民族报.2014,
[4]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N].青觉;.中国民族报.2014,
[5]  
创新城镇治理理念和方式.[N].陈娴颖;.光明日报.2014,
[6]  
集约紧凑 平等融合.[N].周民良;.中国民族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