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灌注MRI与脑血管造影在评价脑缺血病变中的价值

被引:14
作者
朱明旺
郁同庆
戴建平
机构
[1]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影像室
[2] 美国爱荷华大学医学院磁共振中心
关键词
脑缺血,磁共振成像,脑血管造影术,侧支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5.2 [核磁共振成像];
学科分类号
100207 ;
摘要
目的通过对脑缺血性疾病患者的脑动脉血管造影和脑灌注MRI对照,评价脑缺血性疾病中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并试图鉴别脑缺血性病变的性质。方法全部16例病人均具有脑缺血临床表现,并均接受了常规脑血管造影,常规MR和动态增强平面回波(EPI)技术、自旋回波T2加权脑灌注MR成像检查。根据脑灌注MR成像获得的造影剂浓度-时间曲线做出局部脑血容量(rCB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测定。通过对脑缺血性疾病的常规MR、脑灌注MR和脑血管造影表现对照,重点观察了病变区域脑组织在脑灌注MR中的rCBV和MTT变化,以及病变的常规MRI和脑血管造影表现。结果在16例病人中,脑灌注MRI共发现27个病灶,包括6个脑梗死病灶和21个脑缺血性病灶。在MTT像中,25个病灶表现为MTT延长,2个病灶表现为正常MTT。在rCBV像中,6个病灶表现为rCBV降低,21个病灶表现为正常或稍高的rCBV。MTT像对是否存在脑缺血性疾病及其范围十分敏感,而rCBV像不如MTT像敏感,但有助于判断病变的性质。脑血容量正常或增高提示缺血区存在着侧支循环,病变性质为脑缺血,没有发生脑梗死;脑血容量下降提示发生脑梗死。脑动脉血管造影发现侧支循环的病人中,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