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

被引:8
作者
冯津萍
陈星
陈敏荔
郭玉军
梁爽霖
机构
[1] 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内皮损伤; 平滑肌细胞; 增殖; 凋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63 [病理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建立颈动脉血管内皮损伤的大鼠模型,行光镜和电镜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I型胶原和IV型胶原;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cl-2、Bax和c-myc的表达并行TUNEL染色。结果内皮损伤后血管管腔面积减少,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并呈激活状态细胞凋亡减少。PCNA、I型胶原、IV胶原、PDGF、FGF、Bcl-2和c-myc的表达增高,而Bax表达降低。结论血管内皮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增殖、凋亡及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和堆积,受到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基因调控的介导,参与了局部血管重建和再塑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727 / 73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球囊损伤血管内皮后AT-1受体mRNA的变化及AT1R拮抗剂的作用附视频 [J].
李永红 ;
董果雄 ;
张社华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2, (01) :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