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胁迫对蝴蝶兰幼苗叶片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31
作者
杨华庚
陈慧娟
机构
[1] 海南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蝴蝶兰; 高温胁迫; 渗透调节; 细胞保护酶; 膜脂过氧化; 耐热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82.31 [兰科植物];
学科分类号
090706 ;
摘要
在(40±0.5)℃/(30±0.5)(昼/夜)的高温条件下进行连续6天的处理,观察了蝴蝶兰幼苗的形态变化,研究了蝴蝶兰幼苗叶片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加快,丙二醛(MDA)含量增加,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明显加强;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在高温处理2天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迅速上升,但相对电导率的增加并不大,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也较小,与对照处理的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蝴蝶兰幼苗可通过增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来提高其耐热性。之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显著下降,相对电导率急剧上升,蝴蝶兰幼苗受害明显加重。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7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