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河源区44a来气候变暖特征及其对冰川的影响

被引:28
作者
王国亚 [1 ]
沈永平 [1 ]
毛炜峄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气候变暖; 气候积温; 冰川响应; 敏感性; 乌鲁木齐河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3.1 [中气候、局地气候(地方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乌鲁木齐河源区大西沟气象站1961—2004年44 a逐日气象观测资料,从最高、最低气温、日较差及积温变化角度分析了河源区的气候变暖特征.结果表明:最低、最高、年平均气温、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均呈升高趋势,并且最低气温的上升幅度大于最高气温的上升幅度,呈非对称性变化;气温日较差有显著变小的趋势;日照时数有变少的趋势,可能与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增加、云量增多有关,显示了大气水汽温室效应在气候变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河源区云量出现主要在下午到晚上,其增多显示的水汽温室效应使最低温上升明显,进而对冰川的消融和冰川冰的增温产生影响.计算了稳定通过T≥0℃的气候积温,其与冰川物质平衡相关性最大.最后讨论了积温变化趋势与1号冰川物质平衡的关系以及冰川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13 / 8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乌鲁木齐河山区树木年轮-积温关系及≥5.7℃积温的重建 [J].
袁玉江 ;
邵雪梅 ;
魏文寿 ;
何清 ;
喻树龙 .
生态学报, 2005, (04) :756-762
[2]   天山南坡台兰河流域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J].
沈永平 ;
刘时银 ;
丁永建 ;
王顺德 .
冰川冻土, 2003, (02) :124-129
[3]   乌鲁木齐河源区气候变化和1号冰川40a观测事实 [J].
李忠勤 ;
韩添丁 ;
井哲帆 ;
杨惠安 ;
焦克勤 .
冰川冻土, 2003, (02) :117-123
[4]   新疆近50a来的气温和蒸发变化 [J].
苏宏超 ;
魏文寿 ;
韩萍 .
冰川冻土, 2003, (02) :174-178
[5]   天山天格尔山南北坡气温变化特征研究 [J].
韩添丁 ;
叶柏生 ;
焦克勤 .
冰川冻土, 2002, (05) :567-570
[6]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 [J].
施雅风 ;
沈永平 ;
胡汝骥 .
冰川冻土, 2002, (03) :219-226
[7]   中国西北地区最高、最低气温的非对称变化 [J].
马晓波 .
气象学报, 1999, (05) :613-621
[8]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物质平衡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研究 [J].
刘时银 ;
丁永建 ;
王宁练 ;
谢自楚 .
冰川冻土, 1998, (01) :10-14
[9]   从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变化估计近百年来该地区夏季升温 [J].
王宁练 ;
刘时银 .
冰川冻土, 1997, (03) :17-23
[10]   中国近四十年最高最低温度变化 [J].
翟盘茂 ;
任福民 .
气象学报, 1997, (04) :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