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高陡构造成因地质模式与含气性分析

被引:51
作者
李忠权
冉隆辉
陈更生
路中侃
段新国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关键词
川东; 隔槽式褶皱; 隔挡式褶皱; 反转构造; 断层相关褶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川东高陡构造位于四川盆地东部 ,由一系列 NE-NNE向的隔档式褶皱组成。其构造变形经历了由隔槽式褶皱到“两背一断”,最终形成隔挡式褶皱的演化过程。在“两背一断”先存构造研究基础上 ,按继承发展的观点 ,综合运用伸展构造、反转构造、断层相关褶皱等构造新理论 ,系统探讨了川东高陡构造形成演化的成因地质模式 ,结合志留系主力生烃层的生气高峰期 ,对地腹不同成因类型的构造圈闭含气性进行了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605 / 60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四川东部高陡构造石炭系气田.[M].胡光灿;谢姚祥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2]   四川盆地气藏形成条件及勘探前景分析 [J].
张仲武 ;
李一平 ;
张声瑜 .
天然气工业, 1991, (04) :18-23+11
[3]   川东高陡构造型气田勘探的突破 [J].
包茨 ;
杨先杰 ;
潘祖福 ;
刘志鉴 .
天然气工业, 1990, (02)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