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岩溶试验场不同地貌部位黄荆蒸腾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5
作者
李为
吴耿
余龙江
刘彦
夏坤
栗茂腾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黄荆; 蒸腾速率; 影响因子; 不同地貌部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对桂林岩溶试验场5月份不同地貌部位(洼地、坡地和垭口)黄荆的蒸腾作用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黄荆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因不同地貌部位而有所不同。垭口表现为单峰型,在中午12∶30时左右出现峰值,没有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洼地和坡地虽然都表现为双峰型,但坡地确实有午休现象,而洼地则与光照强度瞬间减弱有关。以日平均蒸腾速率进行比较,3个地貌部位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垭口>洼地>坡地。3个地貌部位黄荆蒸腾速率的差异与不同地貌部位的水热条件、土层厚度及接受光照的时间不同有关。对黄荆蒸腾速率与其影响因子的关系进行了逐步回归和最优子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黄荆蒸腾速率的主导因子是气孔导度、大气相对湿度和叶面温度,其中气孔导度的影响最大,且影响程度随地貌部位而有所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316 / 3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岩溶石漠化治理优良先锋植物种类光合、蒸腾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初步研究 [J].
黄玉清 ;
王晓英 ;
陆树华 ;
汪青 ;
赵平 .
广西植物, 2006, (02) :171-177
[2]   不同灌木树种蒸腾速率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J].
鲍玉海 ;
杨吉华 ;
李红云 ;
郑兆亮 ;
宗萍萍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3) :184-187
[3]   侧柏幼树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敏感性与蒸腾效率 [J].
王进鑫 ;
黄宝龙 ;
王明春 ;
王迪海 .
生态学报, 2005, (04) :711-718
[4]   准格尔丘陵区暖温型草原主要优势植物蒸腾特征比较分析 [J].
张鲁 ;
龚建周 ;
仝川 ;
杨劼 ;
苗百岭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06) :146-151
[5]   浑善达克沙地植物蒸腾特征的研究 [J].
李红丽 ;
董智 ;
丁国栋 ;
张国盛 ;
王林和 ;
郝云龙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3, (05) :135-140
[6]   岩溶土壤系统对空气CO2的吸收及其对陆地系统碳汇的意义——以桂林丫吉村岩溶试验场的野外观测和模拟实验为例 [J].
潘根兴 ;
曹建华 ;
何师意 ;
滕永忠 ;
徐胜友 .
地学前缘, 2000, (04) :580-587
[7]   水分胁迫下植物叶片光合的气孔和非气孔限制 [J].
关义新 ;
戴俊英 ;
林艳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5, (04) :293-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