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16
作者
吴先满
机构
[1]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现状分析; 发展对策;
D O I
10.13916/j.cnki.issn1671-511x.2011.03.022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2010年江苏省出台了6大类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明确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服务外包、节能环保、物联网、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但目前江苏新兴产业技术水平整体不高,产业层次偏低,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矛盾突出,存在着产业布局不够合理的问题。从评价基准的重要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角度,本文分别运用自主技术基准、市场需求基准和产业关联基准,对江苏省既定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评估,得出结论:江苏省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及新医药等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强,部分产品和技术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软件和服务外包、节能环保、物联网等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内也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由此我们认为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不同发展时期应明确不同发展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126 +126-1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把握全球产业调整机遇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J].
万钢 .
求是, 2010, (01) :28-30
[2]   基于进化博弈的新兴产业进入问题研究 [J].
许肖瑜 ;
周德群 .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8, (06) :600-603+606
[3]   基于区域核心能力的新兴产业孵化模型研究 [J].
庄亚明 ;
李金生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7, (11) :130-134
[4]   信息产业空间集聚的机理分析 [J].
方维慰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5) :5-7
[5]   新兴产业与新产业分类法——兼评《信息化与产业融合》 [J].
沈杰 .
上海经济研究, 2004, (11) :77-80
[6]  
江苏改革开放30年[M]. 中央文献出版社 , 宋林飞,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