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关联、空间集聚与碳排放——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

被引:19
作者
沈能 [1 ,2 ]
王群伟 [1 ,2 ]
赵增耀 [1 ,2 ]
机构
[1] 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
[2]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 空间效应; 集聚外部性; 地理邻接;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4.01.020
中图分类号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83001 ;
摘要
集聚外部性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机制,不同的集聚程度和集聚方式对应于不同的碳排放行为。邻接地区的环境倾销和转嫁效应显著,其中,贸易联系紧密的地区间有着较强的负向环境效应。因此,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空间集聚的"自净效应",同时高度重视环境污染(政策)的空间相关性,加强跨地区的环境合作。
引用
收藏
页码:176 / 17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3]   集聚外部性、环境技术效率与节能减排 [J].
杨礼琼 ;
李伟娜 .
软科学, 2011, 25 (09) :14-19
[4]   环境规制强度和生产技术进步 [J].
张成 ;
陆旸 ;
郭路 ;
于同申 .
经济研究, 2011, 46 (02) :113-124
[5]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 [J].
王群伟 ;
周鹏 ;
周德群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1) :45-54
[6]   集聚经济与劳动生产率: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刘修岩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7) :109-119
[7]   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 [J].
涂正革 .
经济研究, 2008, (02) :9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