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性疲劳的脉图观察与实验研究

被引:11
作者
许家佗
包怡敏
裘磊
张志枫
张潮
孙鸿杰
章震宇
英洪友
千英信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
[2]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
关键词
脑力性疲劳; 脉图; 脉图生物龄; 实验研究;
D O I
10.16038/j.1000-6710.2002.06.006
中图分类号
R241.1 [脉学];
学科分类号
100505 ;
摘要
通过对大学生考试前后的实验观察 ,建立脑力性疲劳模型。进行划消实验 ,测试考试前后桡动脉脉图、心率变异性(HRV)、尿生化如pH值、尿素氮 (BUN)、尿肌酐 (CREA)、尿蛋白 (UR)、尿酸 (UCF)等指标。实验结果显示 :划消实验显示查阅总数降低、错误率显著增高 (P <0 0 0 1 )。疲劳造模后BUN显著升高 (P <0 0 5 ) ;脉图生物龄较疲劳前增大 6 87岁 (P <0 0 0 1 ) ;脉图指标h2 、w/t均有显著增大 (P <0 0 0 1 ) ,h1、h3 、h4、h2 /h1也表现显著增大 (P <0 0 5 ) ;最佳取脉压降低(P <0 0 5 ) ;HRV变异中R -R间期 (RRI)缩短 (P <0 0 5 ) ,极低频波 (VLF)增加 (P <0 0 5 )。结果表明 ,应用脉图可以对脑力性疲劳进行无创伤的检测和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574 / 5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力竭性运动前后的脉图观察研究 [J].
许家佗 ;
张志枫 ;
孙鸿杰 ;
包怡敏 ;
李果刚 ;
龚张斌 ;
曹怡 ;
彭平权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2, (01) :44-47
[2]   ZM-Ⅲ型智能脉象仪对健康人群脉图生物龄的调查分析 [J].
许家佗 ;
王庆华 ;
孙鸿杰 ;
费兆馥 .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 (04) :35-36
[3]   直立倾斜试验中心率功率谱密度变化 [J].
陈椿 ;
张馥敏 ;
黄元铸 ;
马文珠 .
江苏医药, 1997, (10) :714-715
[4]   243例健康成人心率变异性的分析 [J].
陈琴珍,韩星海,王丽娟,陈思聪 .
中国循环杂志, 1994, (07) :425-426
[5]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研究的新进展 [J].
冯炜权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3, (03) :161-164
[6]   影响脉象图生理年龄的多因素分析 [J].
杨天权 ;
郑秀春 ;
孙瑾 ;
张镜人 ;
朱长青 .
老年学杂志, 1992, (03) :140-142
[7]   不同劳动强度下战士某些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与疲劳的关系 [J].
钱令嘉 ;
李文选 ;
窦兰君 ;
吴孟平 ;
陈西京 ;
陆军 ;
程素琦 .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1991, (06) :404-408
[8]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1992
[9]  
中国脉诊研究[M]. 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 费兆馥主编, 1991